我青春期的执念就是逃。逃离河南,逃离山河四省。那时以为逃离的是省,其实没意识到是儒文化圈。
从山河四省,上下左右,往哪里逃都好。无论是东北,西北,东南,西南,别管穷富,对于人性的压制都不如中部儒文化圈。无论是游牧文化区,还是海洋文明区,还是靠近热带区,或者是边陲省份。
我是怎么逃的呢?高考志愿,填的全是外省,跟河南隔了最少一个省份那种,最后去了黑龙江。考研意识到想离家人近点,但还是不愿意回河南,勉强折中去了江苏。今年年初我把自己的户口彻底改成海南了,然后肉身逃到了四川成都来创业。
我纹了身,断绝了考公想法。回老家染黄毛,在街上大摇大摆,让乡邻别再给我介绍对象。
滑稽的是,我这个把艾伦耶格尔视为最喜欢的动漫角色的人,却很不幸的降生在一个儒文化盛行的地方。父亲河南人,母亲祖籍在孔子老家,山东济宁,我在紧挨着山东的豫北长大。可想而知我的童年受到了多少规训。
小学要背弟子规三字经,农村墙上画着24孝图,过年拜年要跪下磕头,初中盛行感恩教育,高中流行衡水模式,大学催你毕业就结婚生孩子。我不想再被皱巴巴的老头拄着拐棍,用一口残缺的牙,吐沫横飞的强调我的根是哪里,姓是何方,以及我因为降生为男性,而要承担的家族责任。
在成都生活了一年,我感受到川渝恰好是中部的反面,也构成了对照组,就像南北韩。原来我从小追求的顺其自然式活法,恰恰是道教的精髓。我和川渝的气场一拍即合。
川渝道教,重顺应自然,回归本性,追求自由。中部儒家,重社会伦理,禁欲守序,承担责任。
我不去管哪一套更有利于社会稳定,我只知道后者阻碍了我的幸福。
我不尊师重道,也不孝顺,更没有道德。我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,我的一生只负责过好自己,以及真真切切照顾好爱我的人,对真诚帮助过我的人以涌泉相报。只是恰好这个人是我的家人,同学,朋友,老师。
真正的爱是平等的,令人感到舒适的。凌驾于我之上的人必将被我踩在脚底。
我妈给我讲她小时候在山东,谁爱吃鱼,就会被嘲笑嘴馋。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,人民却热衷于用道德批判来抵消饥饿感,我感觉非常滑稽。这要是在川渝,一定会被骂:老子吃鱼,关你啥子事嘛!
然后开发几百种对鱼的吃法,不管工序有多么复杂,用多少油和调料,只为了那入口的味道。
我学到的几句成都方言,好像都是强调:我要开心,不要管我。甚至还有真性情的脏话。
开放程度跟经济关系不大。河南四川都穷,但鉴定民工身份其实很简单。河南民工,中午馍菜汤就能打发。川渝民工,老板不炖肉配汤就得罢工。甚至老板不给做,自己回宿舍起小锅。不能苦了五脏庙。河南民工还得省棺材本娶媳妇给儿子存彩礼钱呢,用在吃上简直是败家子。
我爸妈来成都打车,司机说自己老婆不上班。我妈说,那她主持家务也很辛苦吧!司机说,她也不做家务。我妈说,那她是身体不好吗?司机说,她就是不想上班,哪要什么理由!
我妈回家后,说司机老婆真懒,要是她就会打个零工贴补家用,都不怕人说闲话。我妈退休了还要找个零工打,美其名曰强身健体找个事做,她就是不敢闲下来。年轻的时候,不上班会被骂,不收拾家务会被骂,不把孩子教育好会被骂,不贤惠会被骂。
她无法理解川渝这里的“关你屁事”的精髓。以及,川菜一道菜能用一大碗油,一大碗配料,用来搭配几块肉,用完还不回收。满大街按摩采耳麻将馆,还有打扮的很“妖异”的年轻人。这些都让他们感到震撼。
但越震撼,我越觉得我逃到了一个正确的地方。
![]()
![]()
赞(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