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庙和公司
![]() 中国的寺庙,在传统上,从来不是单靠香火钱养活的,它们有点像公司,民众有事,就请庙里的和尚去做法事,放焰火,收了钱,办完了事儿,然后各自回家。下次再有事,再来相请。和尚当然都得会念经,那是他们做生意的本钱,但是,好多情况下,由于民众也不知道这些经文是什么,也有胡念一气的。所以,相当多的和尚尼姑,其实未必真的懂佛法,甚至,不守清规,讨一房妻子,也是司空见惯。这样的寺庙,一般都是和尚的私产,可以继承的,人称子孙丛林。
当然,一些奉皇命敕建的大寺庙,另当别论,这样的丛林,非那些乡间的子孙丛林可比,但也有庙产,方丈和庙里的主事和尚,哪怕是短期挂单的,日子也过得不错。只是,这样的庙产,到底是公产还是私产,就比较模糊了。
跟从前一样,由于中国民众包括有钱人特别的信仰心理和习惯,求神拜佛,大多不是寻求精神的寄托或者解脱,而是心存交换,凡人跟一种具有法力的彼岸世界进行交换,我用金帛给你,你给我利益,或者生升官发财,或者得子。或者,有些人缺德事干多了,多布施一些,求个心安。所以,寺庙的香火钱,做法事的钱,是相当容易挣的,只要你的寺庙位置好,或者在社会上具有灵验的口碑。
现在做法事的人少了,但庙里的香火却依旧兴盛。好多寺庙,也变着花样,想要人们多烧写价值不菲的高香。加之,现在干缺德事的人依旧不少,所以,求佛保佑他们脱灾,也是常见的行为。所以,寺庙可以坐着把钱给挣了。因此,寺庙经济,依旧繁盛。
但是,现在的寺庙,已经没有当年的子孙丛林了,庙产已经非常明确,都是国有的,每个庙,都有上级单位管着,而且,有的寺庙还有行政级别。所以,现在的寺庙,经营还是在经营,香火经济香火缭绕,但是,已经全然变成了国企,寺庙的方丈或者住持,就是国企的ceo,下面的主事和尚和头事和尚,则是高管和中管。
![]() 过去的和尚,在修行过程中,必须云游四方,到处挂单,挂单之后,就有可能被推举为方丈,但是,现在已经不可能了。过去,一个方丈,不可能在一个寺庙一直做方丈,除非那些子孙丛林的小庙,但是,现在像释永信这样,一干就是二十几年。
我发现,只要你去了有僧人的寺庙,那些僧人热衷的,就是让你多烧很贵的高香,如果像我这样,要跟他们理论一下佛理,他们根本就不理我,一些著名的所谓高僧,连佛教基本的原理都不明白,到处灌鸡汤。
赞(3)
|